棉蚜对氟啶虫胺腈抗性发展动态及田间种群抗性风险评估 |
| |
作者姓名: | 安静杰 高占林 党志红 闫秀 潘文亮 李耀发 |
| |
作者单位: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 071000,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 071000,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 071000,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 071000,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 071000,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 071000 |
| |
基金项目: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财政项目;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 |
摘 要: | 为了明确河北棉区棉蚜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水平,评估棉蚜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风险。采用浸渍法测定了2014—2017年河北省不同棉区棉蚜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水平。利用群体汰选法筛选棉蚜抗性品系,采用Tabashnik域性状分析法计算棉蚜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现实遗传力。抗性监测结果表明,与历史敏感基线相比,河北沧州、邯郸和保定地区的棉蚜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倍数分别为59.07、197.43和205.39倍,达高水平至极高水平抗性。用氟啶虫胺腈对田间采集棉蚜种群连续筛选25代,抗性倍数上升了13.44倍。在前期汰选的15代(F_0~F_(15))中,抗性现实遗传力为h~2=0.030 4,抗性风险较低;而在之后的10代(F_(15)~F_(25))中,其抗性现实遗传力为0.148 4,抗性风险明显增加。结果表明河北棉区棉蚜对氟啶虫胺腈抗性呈显著增长的趋势,棉蚜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发展具有先缓慢之后迅速增长的特点。本研究可为氟啶虫胺腈的合理应用和棉蚜的抗性治理提供依据。
|
关 键 词: | 棉蚜 氟啶虫胺腈 抗性监测 现实遗传力 风险评估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