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玉米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引用本文:富景泉,丁旭辉,刘坤.玉米斑病的发生与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0(21).
作者姓名:富景泉  丁旭辉  刘坤
作者单位:1. 黑龙江省建三江分局前进农场第九区,56331
2. 第农场第十四区
3. 第十二区
摘    要:玉米斑病是世界性的病害,给种植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大斑病 田间地表和玉米秸垛内残留的病叶组织中的菌丝体及附着的分生孢子均可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来源.玉米生长季节,越冬菌源产生孢子,随雨水或气流传播到玉米叶片上,适宜温、湿度条件下萌发入侵.病菌侵入后迅速扩展,约经14天左右,即可引起局部萎蔫,组织坏死,进而形成枯死病斑,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病斑上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造成病害流行.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