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鲤IGFⅠa基因的SNPs位点筛选及其与增重的相关性分析 |
| |
作者姓名: | 李红霞 刘楠楠 浦天宁 魏可鹏 俞菊华 李建林 唐永凯 |
| |
作者单位: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淡水渔业和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淡水渔业和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 无锡渔业学院;南京农业大学 无锡渔业学院;南京农业大学 无锡渔业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淡水渔业和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淡水渔业和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1AA100401);水产基因资源发掘与种质评价利用研究(2006BAD13B09);水产分子育种共性技术的建立与应用(200903045);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nycytx-49) |
| |
摘 要: | 机体生长主要受到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GHRH-GH-IGFs)生长轴调控,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 Ⅰ是生长激素(GH)发挥生物学功能的重要传导因子。实验特异性扩增了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 jian) IGFⅠa基因的5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内含子1、内含子3和内含子4)。通过比对10尾建鲤的序列,共找到SNPs位点8个。使用PCR RFLP方法检测了5个家系共372尾建鲤的内含子1_C175G,12个家系共987尾的内含子1_A993G和内含子4_A511C 3个位点。内含子1_C175G雌雄个体均以GG型频率为最高,分别是0.44和0.43;此位点在幼鱼和成鱼时期与雌、雄建鲤增重均无相关性;内含子1_A993G雌雄个体均以AG型频率最高,分别是0.76和0.72;此位点在成鱼阶段与雄性建鲤增重呈显著相关(P<0.05);内含子4_A511C在雌雄个体中均以CC型频率最高,分别是0.48和0.47;其在幼鱼和成鱼阶段均与增重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本次试验表明在建鲤体内,IGFⅠ基因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表达量不同,且处于同一生长阶段的雌雄个体间的表达也存在差异。内含子1_A993G、内含子4_A511C均与建鲤增重存在相关性,可以考虑作为建鲤分子育种的相关依据。
|
关 键 词: | 建鲤 IGFⅠa SNPs 增重 相关性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