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红花病害的防治
引用本文:傅俊范.红花病害的防治[J].新农业,2000(11).
作者姓名:傅俊范
作者单位:沈阳农业大学植保系
摘    要:中草药病害防治系列 ](6) 红花也叫草红花、蓝红花、杜红花,是菊科红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花入药,具有破瘀活血、通经止痛功能。东北三省及其它大部分省区均有栽培。红花的病害种类很多,生产上危害严重的主要有红花锈病、红花菌核病和红花黑斑病等。   一、锈病防治   症状识别 此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背散生黄绿色小疱斑。病部表皮破裂后露出棕褐色粉状夏孢子堆,后期出现黑褐色粉状冬孢子堆。当锈斑布满全叶时叶片枯死。幼苗期受害,子叶、下胚轴及根部可见黄色肿胀斑,有无数针头状性孢子器和杯状黄色锈孢子器,导致死苗。   发病规律 红花锈病是由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真菌侵染所致。病菌冬孢子随病残体遗留在地面或粘附于种子上越冬。冬孢子萌发引起初侵染,夏孢子在温暖地区也可以越冬,通过风雨传播反复侵染危害。春末夏初湿度较高时有利发病。该病在东北地区 6月上中旬始发, 7~ 8月份高温、多雨病害迅速蔓延,严重时叶片枯死。不同品种抗病性有差异。感病品种有新疆焉耆红花、伊犁红花、油酸李德和杂交红花;而 S- 208品种抗病性较强。从国外引入的 Ac- 1、 Uc- 1、 B- 54和吉拉等品种,发病均较轻。   防治方法 秋季注意清...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