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乳菇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与马尾松的互作效应 |
| |
作者姓名: | 向健伟 龙芳 张立秋 周家春 郑威 马琼 |
| |
作者单位: | 1 湖北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湖北恩施 445000;2 恩施硒妹子葡萄酿酒有限公司, 湖北恩施 445000;3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 湖北武汉 430063 |
| |
基金项目: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CFB552);恩施州科技项目(D20190025);湖北民族大学高水平科研成果校内培育项目(PY20020);湖北民族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X201910517231) |
| |
摘 要: | 【目的】开展松乳菇的分离鉴定及松乳菇与马尾松的共培养研究,以期通过与马尾松共培养实现松乳菇的规模栽培。【方法】试材松乳菇子实体采自湖北恩施天然马尾松次生林,使用组织分离法获得松乳菇菌株,采用r DNA ITS分子鉴定分离菌株的种属,利用One-way ANOVA分析松乳菇接种对马尾松菌根侵染率、苗木生长及氮(N)、磷(P)、钾(K)含量的影响,并利用Duncan法分析马尾松菌根侵染率与松乳菇子实体生长指标的相关性。【结果】r DNA ITS分子鉴定3株真菌均为松乳菇,其在松木屑、棉籽壳等基质上能实现菌丝体的良好生长,属于兼性腐生菌根真菌。松乳菇与马尾松共培养结果显示,3株松乳菇均与马尾松形成外生菌根,在共培养11个月后,马尾松的菌根侵染率均在95%以上,外源接种松乳菇显著增加马尾松的干重、株高、地径、主根长和侧根数(P<0.05,下同),与CK相比,接种处理马尾松干重增加5.41%~19.25%,株高增加11.15%~20.59%,主根长增加12.58%~28.90%,侧根数增加34.88%~46.42%,地径增加幅度最大,比CK增加52.63%~68.42%;外源接种松乳菇显著...
|
关 键 词: | 松乳菇 外生菌根真菌 共培养 马尾松 |
收稿时间: | 2021-12-02 |
|
| 点击此处可从《南方农业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南方农业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