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海陵湾网箱养殖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作者姓名:苏家齐  朱长波  张博  陈素文  李婷
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基金项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2021SD16);世界自然基金 WWF 项目(10000889-102714-1.1.01.01).
摘    要:为研究海陵湾鱼类网箱养殖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于2019年1月、4月和11月对海陵湾上、中、下游三个网箱养殖区进行了冬、春、秋3个季度的浮游植物及主要水质因子的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3门39属96种(含变种),其中硅藻门29属76种、甲藻门8属16种、蓝藻门2属4种。浮游植物细胞丰度范围为0.00022~3.05×105cell/L,秋季>春季>冬季,湾口处丰度在秋冬两季远大于湾内。冬季优势种主要为细弱海链藻(Thalassiosira subtilis)和佛氏海毛藻(Thalassiothrix frauenfeldii),春季优势种为细弱海链藻(T. subtilis)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秋季优势种主要为中肋骨条藻(S. costatum)和佛氏海毛藻(T. frauenfeldii)。冬、春、秋季各采样站多样性指数范围分别为1.44~4.11、0.66~2.39和1.62~3.10。冗余分析表明,冬季盐度、pH,春季氨氮、pH,秋季硝酸盐、溶解氧对浮游植物优势种影响显著。受河流径流和养殖活动的影响,海陵湾相邻采样站间的浮游植物群落相似性在秋季最高、冬季次之、春季最低。浮游植物群落的相似性差异与调查站位间环境的区域性差异关系密切。

关 键 词:海陵湾  浮游植物  聚类分析  鱼类网箱养殖  环境因子
收稿时间:2021-01-07
修稿时间:2021-07-14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