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人工湿地中植物对低盐度养殖废水处理效果
作者姓名:张筱  程梦奇  程梦雨  汪祝方  钟国防  石宗琳  张饮江
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201306;衡水学院,河北衡水053000;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上海201306;河北省湿地生态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河北衡水053000
基金项目:河北省湿地生态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hklk201912);上海河湖生物链构建及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20022250700)
摘    要:分别构建种植美人蕉(Canna indica)、菖蒲(Acourus calamus)和千屈菜(Luthrum salicaria)的人工湿地,开展对低盐度养殖废水处理效果的模拟研究,设置进水中的C/N/P分别为50/10/1、25/5/1、25/5/2、25/5/3,盐度分别为0.5、1.0和2.0,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1 d、2 d、3 d和4 d,测定人工湿地对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出水中的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和磷酸盐含量以及3种植物的生长状况。研究表明:当HRT=4 d,盐胁迫浓度为1,C/N/P为25/5/2(COD=50 mg/L,TN=5 mg/L,TP=4 mg/L)时,人工湿地装置TN、TP及COD去除率可达90%、97%和65%;不同植物的人工湿地系统中,美人蕉-人工湿地去除效果最佳,此时美人蕉体内叶绿素(SPAD值)、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较高,丙二醛含量较低,分别为40.6、1 212U/g和2.45 nmol/g,氨基酸含量为1.82 %;盐胁迫浓度为1,C/N/P为25/5/2时,人工湿地内微生物群落结构得到优化,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该菌门是污水处理中常见的功能性菌群。因此美人蕉-人工湿地能够处理低盐度养殖废水,能强化人工湿地处理效果,提高植物-微生物的协同去污和盐度耐受性,为滨海水体修复提供技术支撑。

关 键 词:人工湿地  低盐度养殖废水  盐胁迫  植物  微生物
收稿时间:2020-05-20
修稿时间:2020-10-02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