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獭兔被毛密度三种测量方法的比较研究
摘    要:为了对獭兔被毛密度的三种测量方法进行比较,试验选取10只雌雄各半的5~6月龄的獭兔,以背部和体侧部作为取样部位,分别采用直接计数法、毛样重量比例法和毛囊显微计数法三种方法对獭兔被毛密度进行测量,并用直接计数法和毛样重量比例法测量粗毛率,并综合比较和分析三种方法的测量结果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獭兔背部的被毛密度,直接计数法测量结果为(20 075±1 127)根/cm~2,毛囊显微计数法测量结果为(19 872±1 490)根/cm~2,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毛样重量比例法测量结果为(22 048±2 727)根/cm~2,与直接计数法和毛囊显微计数法有显著差异(P0.05)。獭兔体侧部的被毛密度,直接计数法测量结果为(20 404±1 261)根/cm~2,毛囊显微计数法测量结果为(19 621±1 047)根/cm~2,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毛样重量比例法测量结果为(22 432±2 769)根/cm~2,与直接计数法和毛囊显微计数法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背部和体侧部的被毛密度由同一种方法测量结果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獭兔背部粗毛率的测量,直接计数法和毛样重量比例法的所得结果分别为(3.10±0.42)%和(6.19±1.10)%,有显著差异(P0.05);体侧部的粗毛率,直接计数法和毛样重量比例法检测结果分别为(3.70±0.66)%和(5.93±0.95)%,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三种测量方法得到的结果有一定的差异,推荐使用直接计数法和毛囊显微计数法测量獭兔被毛密度,使用直接计数法测量粗毛率。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