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绵羊褐色脂肪活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姓名:方勤圆  付绍印  王标  何小龙  何江峰  王力伟  陈欣  张林  王大清  马跃军  张立岭  刘永斌
作者单位:1.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3. 海南大学农学系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019GG349、2021GG0443);;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LHMS03015);;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CARS-38);
摘    要:褐色脂肪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都与白色脂肪不同,其细胞富含线粒体,能够利用过剩的能量代谢底物进行产热,是幼龄哺乳动物非颤抖性产热的主要热量来源,在维持机体能量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产热过程由细胞线粒体内膜上的解偶联蛋白1(UCP1)介导,机体所处环境以及对激素的响应都可以影响褐色脂肪的活性。受到刺激后,褐色脂肪细胞表面的肾上腺素受体得到激活,激发细胞内的级联反应,同时使产热相关基因表达增强,增加能量消耗,减少脂肪沉积。褐色脂肪已经成为治疗肥胖以及能量代谢相关疾病的潜在靶点。鉴于褐色脂肪在脂肪沉积以及能量代谢方面的作用,关于畜禽褐色脂肪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作者归纳了绵羊褐色脂肪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影响绵羊褐色脂肪活性的环境因素如冷刺激、营养限制、长期缺氧和饲喂添加剂,以及激素因子(催乳素及其受体、甲状腺激素、瘦素、生殖激素),以期为绵羊产热脂肪的应用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 键 词:褐色脂肪  解偶联蛋白1(UCP1)  产热  能量代谢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