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不同菜地土壤硝化与反硝化活性
作者姓名:胡晓霞  丁洪  张玉树  秦胜金  李世清
作者单位: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3;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福州,350002
2.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3;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
3.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3
4.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
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福建省财政专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基金 
摘    要: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是氮素气态损失的主要途径,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研究了3种菜地土壤之间硝化反硝化活性的差异,反硝化作用利用乙炔抑制培养法对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培养33 d后红泥土、灰沙土和灰泥土的氮素硝化率均很高,分别为96.1%、88.3%和70.4%,其中红泥土与灰泥土的硝化率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而灰沙土与红泥土、灰泥土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pH值最高和最低的菜地土壤其硝化率分别表现出最高和最低,值得注意的是,在pH4.61条件下灰泥土的硝化率可达70.4%.氮肥的施用显著或极显著增加了 3种土壤硝化过程的N_2O排放量,占施氮量的0.59%~0.70%.3种菜地土壤之间氮肥的反硝化活性表现为灰泥土>红泥土>灰沙土,其差异也极显著(P<0.01),氮肥的反硝化损失量占施氮量的-0.02%~0.20%.土壤硝化和反硝化氮素损失累积量随时间t的变化均符合修正的Elovich方程:y=bln(t)+a.

关 键 词:菜地土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N_2O排放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