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黄河中下游伊洛河流域2002—2021年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引用本文:寇杰锋,杨超,张莹莹,职露,张翔,彭定华,刘哲.黄河中下游伊洛河流域2002—2021年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灌溉排水学报,2024(1):89-96.
作者姓名:寇杰锋  杨超  张莹莹  职露  张翔  彭定华  刘哲
作者单位:1. 生态环境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2. 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3.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4. 郑州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41801100);;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22CFB335);
摘    要:【目的】探究黄河中下游伊洛河流域2002—2021年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基于2002、2007、2011、2016、2021年Landsat卫星数据,结合像元二分模型提取该流域植被覆盖度,利用变异系数和线性回归分析揭示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规律,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2个方面分析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2002—2021年,流域西部、南部源头山区为高植被覆盖度地区,自西向东沿河道区域及中北部地区的植被覆盖度较低,东部为低植被覆盖度区域。流域高和较高覆盖度面积占比合计为65.29%,中等植被覆盖度占比为17.66%,较低、低覆盖度占比为17.05%。流域整体植被覆盖度较高,且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2002—2021年,植被覆盖度较为稳定的区域占比为44.14%,植被覆盖度有所改善的区域占比为32.25%,轻度退化区域占比为17.27%,明显退化区域占比为6.34%。自然因素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高程、气温、降水和坡度。植被覆盖度随高程、降水和坡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增加而降低。人类活动的正向影响大于负面影响,是导致植被覆盖度逐渐增...

关 键 词:伊洛河流域  植被覆盖度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