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干扰下荒漠草原植物功能群数量特征与输沙量的关系 |
| |
作者姓名: | 郭振宁 孙世贤 张焱 郭月峰 祁伟 才旦 |
| |
作者单位: | 中国农业科学院 草原研究所,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内蒙古农业大学 沙漠治理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1;包头市林业和草原工作站, 内蒙古 包头 014030;内蒙古水利事业发展中心 水土保持部,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长江源园区国家公园曲麻莱管理处生态保护站, 青海 玉树 815500 |
| |
基金项目: | 鄂尔多斯市科技重大专项“鄂尔多斯荒漠草原植被近自然恢复与土壤保育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2021EEDSCXQDFZ011);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乌珠穆沁沙地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2020GG0077),“浑善达克沙地水资源保护与植被近自然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2021GG0056) |
| |
摘 要: | [目的]分析放牧干扰下草地群落及功能群数量特征变化与草地土壤风蚀间的关系,阐明草地不同功能群对草地侵蚀过程的影响,为荒漠草原合理放牧利用及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采取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置对照、中度和重度3个不同的放牧处理,对不同处理下的草地输沙量和功能群特征进行研究。[结果](1)随放牧强度增加,各功能群内物种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基本呈下降态势。适当放牧能显著提高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2)各放牧处理间的草地输沙量差异显著,不同输沙高度处的草地输沙量变化规律均为HG>MG>CK,同一放牧处理下,随输沙高度上升输沙率显著降低。(3)各功能群高度、盖度与输沙量均存在指数负相关关系,其中多年生禾草和多年生杂类草的高度变化对输沙量的影响更显著。各功能群的地上生物量与输沙量存在负相关指数关系,其中多年生禾草的生物量与输沙量的拟合程度最高。[结论]过度放牧会显著影响功能群特征并降低草地的防风固沙能力,建议放牧强度控制在中度及以下。
|
关 键 词: | 荒漠草原 输沙量 功能群 防风固沙 |
收稿时间: | 2023-04-23 |
修稿时间: | 2023-07-10 |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