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草鱼呼肠孤病毒型自然发病与人工注射感染草鱼的病理症状和病毒分布研究
引用本文:杨玲,苏建国.草鱼呼肠孤病毒型自然发病与人工注射感染草鱼的病理症状和病毒分布研究[J].水产学报,2022,46(2):250-260.
作者姓名:杨玲  苏建国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物与生物技术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237;华中农业大学长江经济带大宗水生生物产业绿色发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专项(2018YFD0900504)
摘    要:为了探究自然发病和人工注射感染草鱼呼肠孤病毒Ⅱ型(GCRV-Ⅱ型)草鱼的临床症状、病理特征和病毒分布的区别,实验采用临床剖检、组织病理学观察、分子生物学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等检测方法开展实验,通过对自然发病和人工注射感染草鱼的临床症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患病草鱼的眼眶、鳃盖、口腔、腹部、鳍条基部、肠道、肌肉出现明显的点状出血,且后者的出血情况比前者更为严重;比较组织病理切片,发现草鱼感染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充血和红细胞充盈现象,其中,人工注射感染草鱼的肠道、肌肉和肝胰脏的病变程度更为严重,呈现出较为严重的组织内出血和病变,而自然发病草鱼的鳃和脾脏的病变程度更为严重,鳃呈现出较为严重的充血和炎症增生物,脾脏出现大面积含铁血黄素沉积块病灶。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GCRV在不同的组织中均有分布,头肾在两种感染方式的患病草鱼中的病毒量都比较高,人工注射感染草鱼的肝胰脏、肠道和肌肉的病毒量较高,自然发病草鱼的中肾、鳃和脾脏的病毒量较高。因此,在人工注射感染时,肝胰脏、肠道和肌肉可能是GCRV入侵的主要靶...

关 键 词:草鱼  草鱼呼肠孤病毒  临床症状  组织病理学  病毒分布
收稿时间:2020/9/8 0:00:00
修稿时间:2021/2/5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