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不同地区水稻干尖线虫种群的繁殖特性研究
引用本文:裴艳艳,骆爱丽,谢 辉.中国不同地区水稻干尖线虫种群的繁殖特性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6):165-170.
作者姓名:裴艳艳  骆爱丽  谢 辉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 植物线虫研究室,植物检疫线虫检测与防疫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 植物线虫研究室,植物检疫线虫检测与防疫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 植物线虫研究室,植物检疫线虫检测与防疫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1629)
摘    要:【目的】明确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水稻干尖线虫种群的繁殖特性。【方法】通过室内组织培养的方法,研究来自中国8个省15个种群的水稻干尖线虫,在灰葡萄孢菌上的繁殖力及其繁殖适温。【结果】在灰葡萄孢菌上,供试的15个水稻干尖线虫种群在20℃不能很好繁殖,其中有9个种群的繁殖适温是25℃,6个种群的繁殖适温是30℃;20℃时,繁殖量最大种群的繁殖率是22.2,繁殖量最小种群的繁殖率仅有0.9,有3个种群无雄虫存在;25℃时,繁殖量最大种群的繁殖率是3 523.8,繁殖量最小种群的繁殖率是207.2,只有1个种群无雄虫存在;30℃时,繁殖量最大种群的繁殖率是1 525.0,繁殖量最小种群的繁殖率是6.9,所有种群均有雄虫存在。【结论】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水稻干尖线虫种群均能在灰葡萄孢菌上繁殖,种群之间的繁殖力和繁殖适温均存在差异,地理来源较远的种群之间差异较大;在适温条件下,华南地区多数种群的繁殖力大于其他地区,种群繁殖特性与地理来源有一定关系;所有种群均能孤雌生殖,后代均以雌虫为主,但不同种群的雌雄比有较大差异。

关 键 词:水稻干尖线虫  繁殖力  灰葡萄孢菌  温度
收稿时间:2009/12/18 0:00:00

Reproductive fitness of 15 Aphelenchoides besseyi populations from China
PEI Yan-yan,LUO Ai-li,XIE Hui,YANG Zai-fu,CHENG Xi,XU Chun-ling.Reproductive fitness of 15 Aphelenchoides besseyi populations from China[J].Journal of Northwest Sci-Tech Univ of Agr and,2010,38(6):165-170.
Authors:PEI Yan-yan  LUO Ai-li  XIE Hui  YANG Zai-fu  CHENG Xi  XU Chun-ling
Institution:1(1 Lab of Plant Nematology/Research Center of Nematodes of Plant Quarantine,College of Natural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510642,China;2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Guizhou 550025,China)
Abstract:
Keywords:Aphelenchoides besseyi  reproduction  Botrytis cinerea  temperature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