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西黄土区长期植被恢复对土壤表层入渗与水分储量差异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刘茜茹 冯天骄 王平 张羽飞 熊瑛楠 高琦 白杨 |
| |
作者单位: | 北京林业大学 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 100083;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山西 吉县 042200 |
| |
基金项目: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黄土高原长期人工林恢复对生态系统土壤持水功能的影响”(BLX2020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1021, 52179056) |
| |
摘 要: | [目的]探究晋西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长期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表层入渗与水分储量差异的影响,为未来筛选和增强黄土高原地区天然植被恢复以及人工植被恢复的生态效益评估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黄土残塬沟壑区典型的4种植被恢复类型(油松纯林、刺槐纯林、侧柏纯林、天然林)为研究对象,测定4种植被恢复类型下表层30 cm内土壤入渗过程,同时测定土壤容重、机械组成等土壤理化性质,并且监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核算土壤水分储量并进行差异性、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最后通过3种土壤入渗模型对实测过程进行拟合比较得出其在黄土残塬沟壑地植被恢复区域内的适宜性,对比不同植被恢复类型之间土壤入渗过程及储水量的差异,补充并完善黄土高原地区不同植被恢复类型下的表层土壤水分入渗规律。[结果](1)天然林相较于人工纯林对0—30 cm表层土壤物理性质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天然林表层土壤的水分含量较多且保水性较好,人工林相较于天然林对研究区土壤入渗能力改善效果更佳;(2)在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的稳定入渗速率从大到小表现为:天然林>刺槐纯林>油松纯林>侧柏纯林(0—10 cm),油松纯林>刺槐纯林>侧柏纯林&...
|
关 键 词: | 植被恢复 土壤入渗 土壤理化性质 入渗模型 黄土高原 |
收稿时间: | 2022-07-27 |
修稿时间: | 2022-09-15 |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