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江回水区江段鱼类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动及驱动因素分析 |
| |
作者姓名: | 郑梦婷 杨志 胡莲 金瑶 朱其广 邹曦 乔晔 刘小燕 唐会元 |
| |
作者单位: | 湖南农业大学,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9YFC04089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51779157),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科研项目“三峡库区产黏沉性卵鱼类自然繁殖的生态调度需求及调度方式研究” |
| |
摘 要: | 调查小江下游回水区鱼类资源,探讨三峡水库175 m正常蓄水后该江段鱼类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动特征及其驱动因素,为小江鱼类资源保护提供参考依据。在小江下游渠口、养鹿、高阳和黄石设置4个采样江段,1个位于水库变动回水区,3个位于水库常年回水区。基于2013年和2019年5-7月及10-11月开展的鱼类资源调查数据,采用多元分析方法量化分析小江回水区江段非生物因子时空变动与鱼类群落结构时空变动的关系。结果显示:2013年和2019年共在小江回水区江段采集到鱼类74种,隶属于7目15科56属,其中优势种鱼类15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7种,外来鱼类5种;小江常年回水区的鱼类群落结构在2019年发生了明显改变,而变动回水区江段的鱼类群落结构在2013年和2019年间无明显差异;小江常年回水区江段的鱼类群落结构在2013年显示出明显的季节变动特征,而在2019年季节性变动特征不明显;变动回水区江段的鱼类群落结构在2013年和2019年均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动;总磷含量、磷酸盐含量、水温和流速显著影响小江回水区江段鱼类群落结构的时空分布格局,其中磷酸盐含量和水温是最关键的驱动因素。尽量维持小江变动回水区的自然生...
|
关 键 词: | 鱼类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冗余分析 时间效应 小江 |
收稿时间: | 2021-07-28 |
修稿时间: | 2021-08-28 |
|
| 点击此处可从《水生态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水生态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