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人工梭梭林群落生态特征研究
作者姓名:丁改改  蒋进  宋春武  李生宇  王海峰  周杰  李亚萍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1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2.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11;3.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1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策勒 848300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对发展中国家科技援助项目(KY201502003)资助
摘    要:为探究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莫索湾地区33年来人工梭梭林群落(依靠天然降水)的生态特征,本文对两种造林技术(积雪-客沙造林和秋灌造林)人工梭梭林地梭梭的长势、草本植物、土壤水分进行了调查和监测。结果表明:(1)积雪-客沙造林和秋灌造林梭梭至今生长良好,目前植株高度和冠幅均大于2 m和2 m~2,当年新生枝条长度均大于20 cm;初始造林梭梭存活率较高,分别为40%和63%;经过自然更新,现有密度均有所提高,人工林形成异龄复层混交林,林下生长有不同优势种的草本植物;土壤含水量均2.00%,能够满足梭梭生长。(2)由于两种造林技术的土地处理方式和初期水分供给量不同,导致两种林地梭梭生长、林下草本植物盖度和多样性以及天然更新梭梭植株数量均有很大差异,整体秋灌造林地的状况优于积雪-客沙造林地。(3)两种造林技术对于当地生态条件均有很好的适应性,虽然积雪-客沙造林密度相对较低,但优于自然植被状况,且造林成本低;秋灌造林密度较大,天然更新植株数量较多,但造林成本高,后期生长较缓慢,需要采取一定的人工措施调整密度。综上可知,积雪-客沙造林和秋灌造林梭梭目前生长均较稳定,后者对该区生态条件适应性更强。

关 键 词:积雪-客沙造林  秋灌造林  梭梭林  自然更新  物种多样性  土壤水分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收稿时间:2017-02-09
修稿时间:2017-05-23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