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水热传输的控制效应及非线性特征分析① |
| |
作者姓名: | 农田生态系统处于近地面层,可分为土壤层和作物冠层,是维系于三相物质能量循环转换的界面活动带[1]。在农田生态系统中,从外界获得的能量主要是净辐射能,用以支出消耗于农田蒸散、空气热交换、加热土壤以及极少部分储存为光合能。净辐射能在系统内部各项的分配比例及规律一直是现代农田生态学、农业气象学和水文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从近地面层物理机制的角度透视农田生态系统内能量转化和水热传输的规律,分析麦田水热传输的控制效应及其非线性特征,为提高作物水分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对解析农田生态系统过 |
| |
作者单位: | :杨晓光(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沈彦俊(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
| |
摘 要: | ![]() 利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测定了太行山山前平原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辐射平衡各分量,并计算了波文比、农田蒸散。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对波文比具有控制性效应,波文比与0~60 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呈线性负相关。农田生态系统的蒸散量随作物的生长发育而呈上升趋势,净辐射是控制农田蒸散的热力驱动因子。农田生态系统的净辐射、潜热通量和显热通量为典型的非线性过程,随时间序列具有自相似的变化趋势。
|
关 键 词: | 水热传输; 控制效应; 非线性特征 |
修稿时间: | 1999-03-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