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小麦雄性不育系的初步研究 |
| |
作者姓名: | 王强 刘小宁等 |
| |
作者单位: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陵,712100;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陵,712100 |
| |
摘 要: | 对 K、V、Un、L、Sh型等5种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分析结果表明,K、V、Un型不育系的恢复源广,且Un型不育系的恢复度普遍较高;L、Sh型不育系可被3个T型恢复系所恢复,且恢复度也较高。K、V、Un型的不育-恢复机制比较相似.但也存在着差别。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杂种小麦籽粒产量优势普遍存在,平均超中亲16.92%、超高亲12.67%。产量构成因素的杂种优势大小次序为:单株穗数>千粒重>单穗粒数。恢复度不高是“三系”杂种小麦优势较小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可能是导致杂种营养生长优势相对超过生殖生长优势的原因。K、V型不育系杂种优势较小,L、Un和Sh型不育系杂种优势较强,尤其以L、Un型优势比较突出。
|
关 键 词: | 小麦 雄性不育 恢复度 杂种优势 |
文章编号: | 1009-1041(2002)04-0058-05 |
修稿时间: | 2001-07-13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麦类作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麦类作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