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08年中国11省市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野毒血清流行病学系统监测与分析
引用本文:周绪斌,雷健良,周克钢,铁军,Daniel Torrents,叶阳,欧阳宽忠,鄢长瑞,王士祥,杨雄华,阮志勇,李聪,栗娟,秦云.2008年中国11省市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野毒血清流行病学系统监测与分析[J].养猪,2009(4):57-62.
作者姓名:周绪斌  雷健良  周克钢  铁军  Daniel Torrents  叶阳  欧阳宽忠  鄢长瑞  王士祥  杨雄华  阮志勇  李聪  栗娟  秦云
作者单位:海博莱生物大药厂北京代表处,北京,100086
摘    要:伪狂犬病仍是当前中国猪场的重要威胁性传染病,引起的损失包括种猪繁殖障碍、仔猪的神经症状和高死亡率以及生长肥育猪的呼吸道病综合征。本研究利用gE—ELISA方法对2008年11个省市119个使用伪狂犬病异E基因缺失疫苗的规模化猪场进行了野毒血清流行病学系统监测与全面分析,结果猪场阳性率为57.1%,总样品阳性率为11.7%(797/6785),显示伪狂犬病仍然在我国呈地方流行性,感染压力仍然偏高。种猪野毒阳性率为14.0%(542/3860),其中阳性场种猪的阳性率为22.9%,种猪带毒现象仍然非常普遍。与2006年和2007年的系统监测结果相比,阳性猪场的比例没有变化,但总样品阳性率、种猪阳性率和阳性场种猪阳性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在伪狂犬病阳性场的种猪群中,母猪的胎次越低,野毒抗体阳性率越低,表明近几年,伪狂犬病控制在朝有利的方向发展。但公猪和后备母猪的阳性率偏高(25.9%、14.8%),仍是伪狂犬病控制与净化的主要障碍。在所有11个省市中,仔猪群的样品阳性率和伪狂犬病阳性场仔猪的野毒阳性率都低于对应的种猪群,伪狂犬病阳性场中,1-4周龄、5。8周龄、9~12周龄、13。16周龄这4个阶段阳性仔猪的比例逐渐降低,依次为29.3%、23.1%、12.9%、7.8%,17~24周龄为6.2%,野毒抗体通常持续到9-12周龄。由于仔猪伪狂犬病野毒抗体既可能来自感染,也可能来自母源抗体,因此在进行伪狂犬病野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时应分群、分阶段检测,了解检测样品的来源信息和免疫信息,以减少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的偏差。生长育成阶段后期感染是伪狂犬病流行的重要特点,这与现阶段规模猪场忽视仔猪的免疫接种工作有关。在当前的疾病感染压力下,使用优质的gE基因缺失疫苗强化免疫是控制和净化伪狂

关 键 词:伪狂犬病  伪狂犬病病毒  gE-ELISA  流行病学

Epidemiologieal Surveillance of the Antibody against Field Aujesgky's Disease Virus(gE)in the Industrialized Swine.Farms from 11 Chinese Provinces in 2008
Daniel Torrents.Epidemiologieal Surveillance of the Antibody against Field Aujesgky's Disease Virus(gE)in the Industrialized Swine.Farms from 11 Chinese Provinces in 2008[J].Swine Production,2009(4):57-62.
Authors:Daniel Torrents
Abstract:
Keywords:gE-ELISA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