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小流域不同生态恢复阶段的水土流失特征 |
| |
引用本文: | 王轶浩,耿养会. 三峡库区小流域不同生态恢复阶段的水土流失特征[J]. 水土保持学报, 2013, 27(4) |
| |
作者姓名: | 王轶浩 耿养会 |
| |
作者单位: | 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重庆市三峡库区森林生态保护与恢复市级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36 |
| |
基金项目: |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重庆市科委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重庆市林业科技项目"重庆市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 |
| |
摘 要: | 在三峡库区汝溪河小流域,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方法对撂荒地和柏木新造林、幼龄林、中龄林4个恢复阶段的水土流失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撂荒地演变为柏木新造林、幼龄林和中龄林后,水土流失明显减少,土壤流失量大小排序为撂荒地>新造林>幼龄林>中龄林;表层(0-20 cm)土壤砂粒含量分别减少2.95%,6.86%和9.51%,而粗粉粒和物理性粘粒含量增加;各层土壤的抗蚀性明显增强,且随土层加深而降低;各层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提高,而且土壤团聚体破坏率均需较长时间达到稳定,尤其是幼龄林和中龄林.可见,植被的保持水土、改良土壤作用随生态恢复进程得到增强.但在三峡库区增加森林植被覆盖的同时,还应注重培育和维护合理的林分结构.
|
关 键 词: | 水土流失 生态恢复 土壤抗蚀性 三峡库区 |
Effects of Soil and Water Losses During Different Ecological Restoration Stages of Small Watersheds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soil and water losse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soil anti-erodibility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