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杂草稻种子休眠数量性状位点的定位
作者姓名:井文  江玲  张文伟  翟虎渠  万建民
作者单位:1.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 江苏省植物基因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南京210095;2.中国农业科学院, 北京100081;3.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北京10008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摘    要:利用杂草稻与粳稻品种衍生的分离群体对控制种子休眠性的遗传基础进行了研究。检测到4个控制种子休眠性的QTL, 分别位于第1、第2和第6(2个)染色体上, 贡献率分别为7.8%、7.1%、5.5%和4.5%, 其中第2染色体上的QTL可能是一个新的控制种子休眠性的位点, 多项方差分析表明这4个位点的作用具有累加效应。种子发芽率与开花时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检测到的唯一一个控制抽穗期的QTL与位于第6染色体上的一个控制种子休眠性的QTL连锁或具有多效性, 这可能是造成其显著相关的主要原因。

关 键 词:杂草稻  种子休眠  抽穗期  数量性状基因座(QTL)  
文章编号:10.3274/SP.J.1006.2008.00737
收稿时间:2007-10-16
修稿时间:2007-10-16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作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作物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