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双向订单模式下水稻秸秆饲料化及基料化利用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引用本文:张克红,陈虹,曹黎明,程灿,周继华,牛付安,储黄伟,张安鹏,朱建华,况慧云,孙滨.双向订单模式下水稻秸秆饲料化及基料化利用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作物研究,2023(6):650-654.
作者姓名:张克红  陈虹  曹黎明  程灿  周继华  牛付安  储黄伟  张安鹏  朱建华  况慧云  孙滨
作者单位:2. 上海市奉贤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3.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4.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摘    要:上海市水稻种植面积约为9.34万hm2,水稻秸秆绝大部分直接还田。为解决大量秸秆还田导致的土地自然发酵能力不足问题,上海桑磊蔬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探索了水稻秸秆综合利用新途径,建立了以水稻打捆机为核心的水稻秸秆饲料化和基料化技术体系,形成以畜禽养殖场/菌类种植基地—合作社—水稻种植农户的双向订单模式的完整产业链。日平均处理秸秆250 t,年平均与上海各相关牧场签订销售订单6 000 t,平均每年可解决667 hm2水稻秸秆的饲料化和基料化利用。该模式是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水稻秸秆高效利用模式,既保护上海大城市郊区环境,合作社也有客观的经济收益,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详细介绍了双向订单模式下水稻秸秆饲料化及基料化利用新模式的系统过程及取得的成效。

关 键 词:水稻秸秆  饲料化  基料化  双向订单模式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