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先锋植物类芦抗逆性及其应用
作者姓名:王玉珍  蔡丽平  周垂帆  侯晓龙  邹显花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海峡两岸红壤区水土保持协同创新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海峡两岸红壤区水土保持协同创新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海峡两岸红壤区水土保持协同创新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海峡两岸红壤区水土保持协同创新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海峡两岸红壤区水土保持协同创新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2
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崩岗侵蚀区先锋植物类芦分析固土黏结机制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强度侵蚀区退化生态系统修复关键技术的研发与集成"
摘    要:禾本科(Gramineae)植物类芦(Neyraudia reynaudiana)以其抗逆性强、生态幅广等优良性状,成为植被恢复先锋植物,在南方生态治理中有较广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类芦的自然分布及其生物学特性,从抗旱性、耐贫瘠性、抗污染等方面阐述了类芦的抗逆性,分析了类芦通过缩小根直径、延长根系长度、促进根系增生、扩大根系范围的根系形态策略和提高水分养分利用效率的生理策略来适应干旱贫瘠逆境,以及富集重金属的机理和耐受机制,回顾了类芦在水土流失治理、边坡治理、土壤污染生态修复等方面应用,指出类芦抗逆性的分子机理与调控机制,以及逆境下的生存机制还有待研究。本文综述了类芦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和适应困难立地的机理,以期为类芦在植被恢复、生态建设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 键 词:类芦  抗逆性  植被恢复  先锋植物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