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人为干扰对桂西北喀斯特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氮、磷和微生物量剖面分布的影响
引用本文:魏亚伟,苏以荣,陈香碧,何寻阳.人为干扰对桂西北喀斯特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氮、磷和微生物量剖面分布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0,24(3).
作者姓名:魏亚伟  苏以荣  陈香碧  何寻阳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125;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广西环江547100;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广西环江,547100
2.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125;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广西环江547100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摘    要:在桂西北喀斯特地区以原生林地为对照,选取了玉米-红薯轮作地、放牧+火烧草地和自然恢复地3种不同人为干扰的生态系统,研究土壤剖面养分、微生物活性对干扰强度的响应。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全磷变化较小,说明磷素主要来源于土壤母质,且淋溶作用较小;原生林地0-30 cm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微生物量碳、氮、磷、碱解氮显著高于自然恢复地、放牧+火烧草地和玉米-红薯轮作地(p0.05),说明原生生态系统可维持较高的土壤肥力和微生物活性;3种人为干扰的生态系统,自然恢复地和放牧+火烧草地0-5 cm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玉米-红薯轮作地,说明自然恢复有利于提高表层土壤肥力和有机碳积累;玉米-红薯轮作地表层0-15 cm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自然恢复地和放牧+火烧草地,主要受施肥影响;60-100 cm,原生林地、自然恢复地和放牧+火烧草地土壤全氮显著高于玉米-红薯轮作地,说明农耕旱地土壤下层氮受雨水影响较大,淋失严重。自然恢复地和放牧+火烧草地表层(0-15 cm)土壤碱解氮、微生物量碳、氮、磷显著高于玉米-红薯轮作地,说明减少人为干扰和实行自然恢复可显著提高土壤氮的有效性和微生物活性。因此,提高农田管理水平、施行保护性耕作,推行自然恢复、减少人为干扰是提高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土壤生产力和增加土壤有机碳积累的有效措施。

关 键 词:喀斯特生态系统  人为干扰  有机碳  全氮  全磷  微生物量

Effects of Human Disturbance on Profile Distribution of Soil Organic C,Total N,Total P and Microbial Biomass in Karst Region of Northwest Guangxi
WEI Ya-wei,SU Yi-rong,CHEN Xiang-bi,HE Xun-yang.Effects of Human Disturbance on Profile Distribution of Soil Organic C,Total N,Total P and Microbial Biomass in Karst Region of Northwest Guangxi[J].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2010,24(3).
Authors:WEI Ya-wei  SU Yi-rong  CHEN Xiang-bi  HE Xun-ya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