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侵染狄斯瓦螨后西方蜜蜂的致畸等级划分
作者姓名:胡宗文  杨娟  苗春辉  黄新球  杨爽
作者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 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 草坝661101
基金项目:云南蚕桑蜜蜂研究专项(2018CF07); 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45-SYZ 17)
摘    要:为明确狄斯瓦螨侵袭西方蜜蜂蜂群后工蜂出现的畸形等级和形态差异,参照1988年Ruttner提出的形态测定标准,测定了蜂螨侵袭后采集蜂巢内正常蜂、畸形蜂、爬行蜂的喙、翅、足、背、腹等躯干的形态特征值,划分西方蜜蜂的致畸等级。结果表明:畸形蜂的腿长(8.188±0.122)mm、蜡镜面积2.451 mm2、翅脉指数Ci(-0.501)小于其他3种蜂,畸形蜂的经济性能消失;爬行蜂的蜡镜面积3.072 mm2、第六腹板宽指数(93.686)最大,而背腿比(56.759)最小,从形态结构上来说,背部与腿部的比例失调可能造成了工蜂爬行;按累积贡献率>85%原则确定了蜂螨对工蜂致畸性的8个主要成分;聚类分析显示,爬行蜂在形态上不能与正常工蜂区分开,因素分析显示畸形蜂划分为3个等级:A型趋近正常工蜂;B型中度残缺,表现为翅膀残缺;C型重度残缺,翅膀、腹、腿完全畸形。蜂螨入侵后翅膀与腹部首先发生变化,表明这个部位具较强的脆弱性,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形可能是蜜蜂抗蜂螨的一种抗逆适应性的表现。

关 键 词:致畸性  狄斯瓦螨  西方蜜蜂  形态学特征  
收稿时间:2019-12-3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浙江农业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浙江农业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