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耕作对粮食产量及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引用本文:Cass.,DK 张自华.耕作对粮食产量及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1997(3):29-29.
作者姓名:Cass.  DK 张自华
摘    要:美国东北部山岳地带的行播作物因水土流失而减产。在两块易结皮的土壤上进行的4种耕作试验──免耕、作物行间翻底土耕种、凿形松土犁耕以及铧式犁耕。其残余物覆盖率分别是:免耕为75%~87%,铧式犁耕为 1%,凿形松土犁耕为 38%~27%。经过两年时间,理德斯威尔土壤容重平均值为:免耕1.56t/m~3,凿形松土犁耕1.48t/m~3,铧式犁耕1.46t/m~3。试验中产量最低时,铧式犁耕为 1.23t/hm~2,免耕为2.97 t/hm~2,凿形松土犁耕为2.44t/hm~2。1987年,按行翻底土耕作,其平均产量为3.69t/hm~2。试验表明,在地面保留作物残茬的耕作措施可减轻或消除地表结皮,增加渗入量、降低水土流失量、从而提高粮食产量。

关 键 词:耕作  粮食产量  土壤物理性质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