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蛋白质组学分析揭示水稻地上部对缺铁和高铁胁迫的响应
作者姓名:张欣  王若男  沈仁芳  兰平
作者单位: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070279)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BK20221560)资助
摘    要:铁在矿质土壤中含量丰富,但在中性和碱性土壤中大多以不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形式存在;稻田土壤在淹水条件时氧化还原电位较低,大量铁以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的亚铁形式存在。土壤中铁的生物有效性过低或过高均会导致植物的生长发育受阻。本研究对缺铁(0 μmol?L-1)、铁充足(40 μmol?L-1)和高铁(350和500 μmol?L-1)条件生长的水稻地上部进行了非标记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显示,与铁充足条件相比,缺铁和两种浓度的高铁胁迫水稻中分别有130、157和118个蛋白质的丰度发生显著变化。基因本体富集分析显示,缺铁和高铁胁迫下的差异蛋白在初级代谢过程、有机氮化合物代谢过程、蛋白质代谢过程和细胞成分组织或生物发生等生物学过程均显著富集;差异蛋白还参与核糖体、光合作用和氧化磷酸化等代谢途径。缺铁胁迫显著影响参与苯丙烷类物质和辅助因子生物合成的蛋白质丰度,而高铁胁迫则引起氨基酸生物合成过程的蛋白质丰度发生显著变化。本研究发掘到一系列可用于水稻铁高效育种工作的候选蛋白,还发现了一些功能未知的差异蛋白可作为后续水稻铁胁迫响应的研究目标,同时为理解植物应对铁胁迫的完整响应网络提供了补充信息。

关 键 词:铁胁迫  蛋白质组  光合作用  核糖体  氧化胁迫  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收稿时间:2022-03-15
修稿时间:2022-06-21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