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 历史与现状江西省蚕桑生产历史十分悠久,据史载,我省养蚕远在东晋南朝时代就已经很发达了,距今已有1700年左右的历史。宋时《义宁州志》(即现修水县)上有一首诗,“迢迢一水绕千山,桑柘阴阴聚落宽”,“好事莫传江北信,渔樵自不织衣冠”。在县志上记载栽桑养蚕之事的还有许多,特别是在唐、宋、元朝代更多,可见当时蚕桑生产是相当发达的。到了明、清,江西的蚕桑生产逐渐下降,泰和县记载“明初泰和有桑一园,故有绢匹之税,后园废,而税仍征”。这一记载可见一斑。江西在二次世界大战前,曾产蚕茧1.11万担,以后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摧残盘剥,已是奄奄一息,到1949年,年产茧仅210担。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发展蚕桑生产,省农业厅1956年在广丰县举办了全省蚕桑技术训练班,以后陆续又培训了一些县农业局的在职农业技术员,使得重点产茧县都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