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台湾芭乐品种引进及发展措施
引用本文:潘少林,宋瑞琳,钟秋珍,吴如健,韦晓霞.台湾芭乐品种引进及发展措施[J].中国热带农业,2009(2).
作者姓名:潘少林  宋瑞琳  钟秋珍  吴如健  韦晓霞
作者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基金项目:福建省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摘    要:芭乐(Psidium guajava Linn.)即番石榴,别名鸡矢果、拔仔,为桃金娘科番石榴属植物,是热带亚热带常绿小乔木或灌木。芭乐原产于热带美洲的秘鲁、墨西哥等地,引入我国种植已有数百年历史。长期以来,其品种又硬又涩,籽多果小,品质差,销路窄,没有进入水果批发市场,生产一直处于庭院小规模种植状态,没有形成经济栽培。20世纪60年代起,台湾从世界各地引进芭乐优良品种,经过几十年的引种和筛选,台湾的芭乐优良品种具备了生长快、结果早、丰产、优质等特点,现已大面积栽培,芭乐也成为亚热带名优水果而日益被人们所重视。

关 键 词:品种引进  台湾地区  水果批发市场  规模种植  优良品种  亚热带  百年历史  60年代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