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小麦谷蛋白膨胀指数与品质及产量性状的关系
作者姓名:李卫华  李保云刘丽刘伟  尤明山常成 刘广田
作者单位:1.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基因组学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市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4;石河子大学,新疆石河子,832003
2.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基因组学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市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4
3. 石河子大学,新疆石河子,8320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70823、3047076),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3AA207080)
摘    要:利用小麦京771和Pm 97034杂交后代重组自交系(R IL)群体,对小麦谷蛋白膨胀指数(Sw ellingIndex of G luten in,S IG)在R IL群体中的分离和分布规律及其与几个品质性状和产量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 IG值的分布呈连续的正态分布;S IG值在R IL群体中的遗传方式表现为略倾高亲遗传,超高亲优势非常显著。S IG值与Zeleny沉淀值、GM P含量、膨胀势及面筋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75、0.39、0.27和0.68,P<0.01),与干、湿面筋含量的相关不显著(r分别为0.01、0.03),但与碱性水保持力(AW RC)呈显著的负相关(r=-0.13,P<0.05);在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分析中,S IG值与株高和千粒重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分别为-0.20-、0.25,P<0.01),而与其它产量构成因素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偏相关分析表明,当Zeleny沉淀值作为控制变量时,S IG值与其它品质性状和产量因素间的相关系数都有所降低。S IG值与干、湿面筋含量间的相关由不显著的正相关变为极显著的负相关(r分别为-0.20和-0.23,P<0.01),而与株高和千粒重的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变为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分别为-0.04和-0.14)。

关 键 词:小麦  谷蛋白膨胀指数(SIG)  品质性状  产量性状  相关性
文章编号:1009-1041(2005)06-0063-05
收稿时间:2005-04-11
修稿时间:2005-06-20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麦类作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麦类作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