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简析庄子“言意观”的美学意蕴
引用本文:孙华玮.简析庄子“言意观”的美学意蕴[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2(1):141-142.
作者姓名:孙华玮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文学院,山东,聊城,252059
摘    要:“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是庄子“言意观”最具代表性的命题。庄子这一言意观念产生的根源就在于,作为庄子哲学思想核心的“道”是一个“虚无”、是一个“混沌”,是一个不可目视、不可言表,只可“意致”、只可“神遇”的存在。而这种“意致”和“神遇”的体认方式恰恰就是一种审美认识。其影响所致,使得努力克服语言在表情达意和写景状物方面的局限,追求“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言近旨远”和“文外重旨”等艺术效果,成为我国古代诗文创作和诗文鉴赏的重大理论成果。

关 键 词:言不尽意  得意忘言  美学意蕴
文章编号:1008-7540(2006)01-0141-02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