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贪夜蛾对国产Bt玉米的抗性风险评估 |
| |
作者姓名: | 王文荟 黄运新 万鹏 封洪强 吴孔明 |
| |
作者单位: |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武汉 43006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土肥研究所, 武汉 430064;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郑州 450002;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3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0543),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2019ZX08012-004) |
| |
摘 要: | 为评估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对国产Bt玉米的抗性风险,基于抗性风险分析模型对草地贪夜蛾在3种Bt玉米和2种庇护所条件下的抗性时间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采用种子混合庇护所还是结构化庇护所,草地贪夜蛾对Cry1Ab+Vip3Aa-玉米的抗性时间均远长于对Vip3Aa-玉米和Cry1Ab-玉米的抗性时间。在Bt与非Bt植株之间存在异花授粉和幼虫转移的条件下,采用种子混合庇护所的抗性时间较采用结构化庇护所的抗性时间大大缩短。以采用Cry1Ab+Vip3Aa-玉米和比例为0.20的庇护所为例,当异花授粉Bt显性度为0.5、幼虫转移概率为0.95时,采用结构化庇护所的抗性时间超过200代,而采用种子混合庇护所的抗性时间只有59代。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对Cry1Ab-玉米的抗性风险远大于对Cry1Ab+Vip3Aa-玉米的抗性风险,而种子混合庇护所条件下的抗性风险远大于结构化庇护所条件下的抗性风险。
|
关 键 词: | 草地贪夜蛾 Bt玉米 种子混合庇护所 幼虫转移 抗性风险分析 |
收稿时间: | 2021-06-25 |
|
|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保护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保护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