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马铃薯致病疫霉生理小种鉴别寄主的组培条件优化及部分生理小种的鉴定
作者单位:1.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保定071002;2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河北石家庄0050000
基金项目:公益性(农业)行业科研专项(201303018);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15201231)
摘    要:为使含有R1〜R11单基因抗性的一整套马铃薯组培苗鉴别寄主能整齐一致的生长,及时准确地用于致病疫霉生理小种的鉴定,本试验通过改变培养基部分成分的含量及选择不同转接时期对组培苗的培养条件进行初步优化。结果发现,当MS培养基中琼脂的量从7克/ L增至10克/ L时,可显着促进组培苗扎根及生长,同时降低了杂菌对11个鉴别寄主组培苗的污染,染菌率由30.56%下降至13.89%;将培养基中蔗糖的量从30克/升降为26克/ L时适宜其中7个寄主组培苗的生长,而生长较慢的R1和R11最适的蔗糖含量分别为28克/ L和27克/ L时,生长较快的R3和R5最适的蔗糖含量分别为24克/ L和23克/ L;当从母株上剪取的组培苗每个茎段包含4片叶时,适合多数鉴别寄主的生长,而生长较快的R3和R5的茎段上最适叶片数为2片,生长较慢的R1和R11最适的叶片数为6片。另外,茎段长为3厘米,培养时间为40D时,组培苗转接后恢复生长的能力较强。利用优化组培条件后获得的组培苗对2016年采自东北三省的70株致病疫霉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优势小种为超级小种(含有11个毒性基因的晚疫病菌),出现频率为27.13%,在东北三省中均有分布。优化后11个鉴别寄主的长势,叶片数量和大小均比较整齐一致,能及时用于致病疫霉生理小种的鉴定。

关 键 词:马铃薯鉴别寄主  致病疫霉  生理小种  组培  优化
收稿时间:2017-08-15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河北农业大学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