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西宁盆地黄土区草本植物群根效应及其护坡贡献
引用本文:卢海静,余芹芹,胡夏嵩,乔娜,李国荣,李华坦.西宁盆地黄土区草本植物群根效应及其护坡贡献[J].中国水土保持,2013(12):55-59.
作者姓名:卢海静  余芹芹  胡夏嵩  乔娜  李国荣  李华坦
作者单位:[1]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青海西宁810016 [2]辛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青海西宁81000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162010); 长安大学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CHD2011SY016); 青海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3-N-134);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资助项目(2011DFG93160)
摘    要:通过对种植在30°和45°边坡条件下、生长期为1年的垂穗披碱草和芨芨草进行的野外原位动态拉拔试验,分析了试验区所种植的2种草本植物在不同坡度条件下株高、地径、须根数、根长、分蘖数等生长量指标与其抗拔力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植物株高对其抗拔力影响相对较为明显,即当株高达到一定高度时,植物的护坡效果得以较好地发挥出来;两种坡度条件下植物生长量指标存在一定差异,产生该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不同边坡土体中水分含量不同。植物根系抗拔力与作用时间之间的动态变化过程可划分为初始、中间和最终3个阶段,不同坡度条件下同种草本的抗拔力存在差异,相同坡度条件下不同草本的抗拔力亦存在一定差异。

关 键 词:草本植物  动态拉拔  群根效应  护坡贡献  西宁盆地  黄土区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