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池养美洲鲥0~+龄幼鱼脂肪酸组成的变化
作者单位:;1.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摘    要:为了调查池养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当年鱼种(0+龄幼鱼)的脂类营养状况及脂肪酸组成的变化规律,采用生化分析手段,分析了遮荫池塘(面积为0.17 hm+龄幼鱼)的脂类营养状况及脂肪酸组成的变化规律,采用生化分析手段,分析了遮荫池塘(面积为0.17 hm2,水深1.5 m)养殖的美洲鲥02,水深1.5 m)养殖的美洲鲥0+龄幼鱼不同生长阶段(7—11月)的鱼体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美洲鲥当年鱼种鱼体的水分含量随着生长而显著降低(P<0.05),鱼体干质量的总脂肪含量随生长而显著升高(P<0.05),总脂肪含量从7月的12.93%显著增加到11月的35.05%;美洲鲥当年鱼种不同生长阶段(7—11月)的鱼体干样中检出8种饱和脂肪酸(SFA)、7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11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从数值上看,各月份美洲鲥当年鱼种的C_(18:1n9c)含量均为最高(27.11%~36.87%),C_(16:0)和C_(18:0)含量(分别为19.63%~25.33%和6.42%~7.46%)随生长而显著下降(P<0.05),而C_(18:2n6c)含量(16.87%~22.95%)随着生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最高点出现在9月(22.95%);美洲鲥当年鱼种体内脂肪酸组成与其摄食的饲料成分密切相关,但也不是绝对的;较低C_(16:0)和C_(18:0)含量的饲料导致了鱼体内的C_(16:0)和C_(18:0)含量持续下降,呈现正相关;而较低C_(18:1n9c)含量(23.93%~24.04%)的饲料未造成鱼体内C_(18:1n9c)含量下降,相反地,鱼体内的C_(18:1n9c)含量从8月的27.11%显著上升到11月的36.87%(P<0.05),呈现负相关;较高C_(18:2n6c)含量(45.52%~46.88%)的饲料未造成鱼体内富集C_(18:2n6c)(16.87%~22.95%),呈现无显著相关;较低DHA含量(1.57%~1.79%)的饲料造成鱼体内DHA比例下降,含量从8月的4.00%显著下降到11月的1.62%(P<0.05);较低∑n-3PUFA/∑n-6PUFA比值(0.13~0.14)的饲料也严重影响了鱼体内∑n-3PUFA/∑n-6PUFA比值的变化趋势,比值从7月的0.29显著下降到11月的0.15(P<0.05)。研究表明,美洲鲥当年鱼种配合饲料中可适当增加C_(18:1n9c)和n-3PUFA(特别是DHA)的比例,大幅减少C_(18:2n6c)的比例,调整提高∑n-3PUFA/∑n-6PUFA比值。

关 键 词:美洲鲥  0~+龄幼鱼  池养  脂肪酸

Changes in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juvenile (0~+ age) American shad Alosa sapidissima cultured in a pond
Abstract:
Keywords: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