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人工潟湖夏季浮游植物群落演替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 |
作者姓名: | 杨娜 段元亮 包炎琳 刘巧 何培民 孙彬 |
| |
作者单位: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研究院,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研究院,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 201306 |
| |
基金项目: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C07B03);上海市海洋局科研项目(沪海科2015-02) |
| |
摘 要: | 金山城市沙滩是东海杭州湾的一处人工潟湖,是上海首个滨海4A级景区,由于潟湖本身复杂的物理海洋学性质,为了确保金山城市沙滩水质优良,近年来一直在对其进行生态修复。本研究从2016至2018年,连续3年夏季对该潟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变化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2016—2018年夏季浮游植物种类不断增多,共发现浮游植物7门109种,其中硅藻门(Bacillariophyta)、蓝藻门(Cyanophyta)和绿藻门(Chlorophyta)种类较多。优势属共发现13个,优势度较大的是微囊藻属(Microcystis)、囊裸藻属(Trachelomonas)、直链藻属(Melosira)和小环藻属(Cyclotella),其中微囊藻属是夏季第一优势属,其他优势属重合度小。2016—2018年浮游植物丰度变化很大,分别为50.78×10~4~5 957.52×10~4个/L、5.35×10~4~25.67×10~4个/L和474.87×10~4~1 026.94×10~4个/L,其中微囊藻丰度最大,分别占97.88%、68.18%和77.23%。调查期间,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先增大后减小,但总体呈上升趋势,而第一优势属优势度总体下降,说明经过生态修复,水体浮游植物群落发生正向演替,生态风险有减小趋势。RDA分析表明,总氮、总磷、铵盐、亚硝酸盐、无机磷和硅酸盐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的重要环境因子。其中硅酸盐、亚硝酸盐、铵盐和无机磷与该潟湖的浮游植物群落相关性较大。
|
关 键 词: | 人工溩湖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冗余分析 |
收稿时间: | 2020-02-08 |
修稿时间: | 2020-07-11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