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BS技术的黄渤海沿岸托氏琩螺遗传特征分析 |
| |
作者姓名: | 高磊 鲍相渤 于思梦 李曌 李云峰 赫崇波 |
| |
作者单位: | 1. 辽宁省海洋水产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 辽宁 大连 116023;2.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北京 100012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02155);大连市青年科技之星支撑项目(2018RQ20);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资助项目(2018921039);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科研项目(201701);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KLM2018010). |
| |
摘 要: | 为了探讨辽宁沿海非经济贝类野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分化特征,本研究选取了托氏琩螺(Umbonium thomasi),利用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的基因分型技术(GBS)对辽宁黄渤海沿岸的5个群体进行了全基因组水平的SNP标记开发和遗传特征分析。本研究共获得1315987个SNP标记,发现这5个托氏琩螺群体的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0851~0.1161和0.1424~0.1627,观测杂合度均低于期望杂合度,说明托氏琩螺群体存在杂合子缺失,有种群退化风险。C4-ZH群体可能因为外来物种的入侵而发生种群缩小和多样性降低。遗传分化研究发现, 5个托氏琩螺群体处于中等分化水平,其中C5-JZ群体因为区域保护原因与其他4个群体的分化程度相对较高,且通过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发现,C5-JZ群体与其他群体的基因交流较少,基于此本研究开发了3个C5-JZ群体的特征性SNP标记。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了解辽宁沿海非经济物种的多样性水平,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
|
关 键 词: | 托氏琩螺 GBS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辽宁 黄渤海 |
修稿时间: | 2020-02-13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水产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水产科学》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