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减量施氮对雨养区春玉米产量和环境效应的影响
作者姓名:吴得峰  姜继韶  孙棋棋  王蕊  李如剑  王志齐  刘洪星  崔全红  郭胜利  党廷辉  巨晓棠
作者单位: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凌,712100;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712100;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712100;4.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193;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凌712100;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712100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39)资助
摘    要:通过3年田间试验,研究了减量施氮(N)对雨养区春玉米产量、温室气体排放、土壤硝态氮(NO_3~--N)残留的影响。试验于2013年4月至2015年9月在中国科学院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进行,供试作物为春玉米,半覆膜种植,设常规施氮(N200)和减量施氮(N150)2个处理,定期测定土壤矿质N和氧化亚氮(N_2O)气体含量。结果表明:虽然N150处理较N200处理施N量减少了25%,但玉米产量无显著变化(P0.05),三年平均为13.4(N200)、13.3(N150)t·hm~(-2);N150处理N2O累积排放量较N200处理降低24.3%;N200处理0~200 cm土壤剖面NO_3~--N残留量平均为210.2 kg·hm~(-2),N150处理则低至115.1 kg·hm~(-2);N200和N150处理的生育期耗水量差异不显著(P0.05)。在渭北雨养农业区,春玉米在常规施N的基础上减量25%,不仅能维持作物产量,还能有效降低N_2O排放和NO_3~--N的残留。

关 键 词:春玉米  减量施氮  产量  氧化亚氮  硝态氮
收稿时间:2015-11-19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