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黄土高原退耕地复垦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空间变异特征的影响
引用本文:肖 波,王庆海,李 翠.黄土高原退耕地复垦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空间变异特征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9(8):185-192.
作者姓名:肖 波  王庆海  李 翠
作者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 水土保持研究所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
基金项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青年基金项目(2009);北京市科技新星项目(2009B25);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02015);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10501-29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1156)
摘    要:【目的】明确复垦措施对黄土高原退耕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并揭示其空间变异特征,为评价退耕地复垦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提供帮助,并为相关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在实地调查和取样分析的基础上,使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以山西省广灵县退耕6年后复垦的典型坡耕地为对象,对比研究了复垦前(2007-04)和复垦2年后(2009-05)表层(0~15 cm)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及空间变异特征。【结果】与复垦前相比,复垦2年后表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以及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降低了38%,11%,15%,24%,81%和8%,而体积质量则降低了7%;研究区土壤养分属中等变异,而土壤体积质量属弱变异;复垦前土壤性质的合理采样数依次为有机质>速效磷>碱解氮>速效钾>全氮>全磷>体积质量,复垦后略有变化;土壤养分和体积质量的变化主要是随机性因素(人为活动)作用的结果,且复垦措施可使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相关性减弱并朝均一化方向发展,从而明显影响土壤养分和体积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论】退耕地复垦可使土壤理化性状迅速恶化,使其空间相关性减弱和朝均一化方向发展,因此应予以避免。

关 键 词:复垦  退耕地  土壤理化性状  空间变异  黄土高原

Effects of reclamation of rehabilitated cropland on soil properties and its spatial variation o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Abstract:
Keywords:land reclamation  rehabilitated slope land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spatial variation  Loess Plateau of China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