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1990年太湖稻区褐飞虱大发生原因分析
引用本文:陈水南,潘国兴,沈龙源.1990年太湖稻区褐飞虱大发生原因分析[J].中国植保导刊,1991(3).
作者姓名:陈水南  潘国兴  沈龙源
作者单位:吴县植保站,吴县植保站,吴县植保站
摘    要:我县地处太湖之滨。进入80年代后,耕作制度从原来的一年三熟(麦、稻、稻)演变成一年二熟(麦、稻)。单季稻常年5月20日前后播种,6月20日左右栽插.水稻褐飞虱主要在7月中下旬迁入我地,迁入后直接定居本田繁殖为害2~3个世代。据历史资料统计,我县70年代褐飞虱大发生年频率为30%,80年代上升到80%,为害损失已占水稻各种病虫之首.1990年太湖地区褐飞虱是一个大发生年。根据全县8块单季稻预测圃观察,本地二、三、四各代高峰期百丛虫量分别为104头、4 954头和18 592头。成熟前测查,自然“冒穿”率为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