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玉米品种对根际微生物利用光合碳的影响
作者姓名:李增强  赵炳梓  张佳宝
作者单位:1.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 210008;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2.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31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05B0203)和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课题(KFJ-EW-STS-055-1)共同资助
摘    要:通过温室盆栽试验,以玉米品种郑单958(ZD)和陕单8806(SD)为对象,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联合~(13)CO_2标记技术对不同品种玉米光合同化碳在玉米—根际土壤系统的分配特征以及利用新光合同化碳的微生物群落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ZD的生物量及其植株和根际土壤的~(13)C含量均显著高于相应的SD处理,说明玉米品种能够显著影响光合同化碳的分配。根际土壤中部分PLFA-C百分比和PLFA-~(13)C百分比在两品种间显著不同,且ZD种植土壤中表征细菌(包括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氏阴性菌(G~-))和真菌的PLFA-C及PLFA-~(13)C含量均显著高于种植SD土壤。ZD土壤中表征G~+、G~-、真菌和放线菌的PLFA-~(13)C含量分别占总PLFA-~(13)C的2.4%、33%、35%和0.3%,而上述参数在SD土壤中的值分别为5.9%、55%、11%和1.1%。ZD处理较SD处理提高了真菌/细菌比值,降低了环丙脂肪酸/前体比值。本研究表明根际微生物对光合同化碳的利用受玉米品种的显著影响,G~-和真菌是利用光合同化碳的主要群落。

关 键 词:玉米品种  13CO2标记  根际沉积物  根际微生物  磷脂脂肪酸
收稿时间:2015-11-04
修稿时间:2016-01-25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