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缙云山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及全氮的影响
引用本文:李鉴霖,江长胜,郝庆菊. 缙云山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及全氮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11): 137-145
作者姓名:李鉴霖  江长胜  郝庆菊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源环境学院;西南大学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源环境学院;重庆市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源环境学院;重庆市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5069,40975095和4080505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XDJK2012A005);西南大学生态学重点学科“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
摘    要:【目的】研究西南地区缙云山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含量及储量的变化,以揭示土地利用方式对SOC和TN积累的影响。【方法】选取缙云山阳坡同一海拔高度处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坡耕地、果园和撂荒地,采集0~60cm土层的土壤样品,对其进行SOC、TN以及土壤体积质量的测定分析。【结果】与林地相比,坡耕地和果园的SOC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43.83%,21.57%(P>0.05);与坡耕地相比,撂荒地SOC含量极显著增加了239.17%(P=0.001)。相同土壤质量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SOC储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现为撂荒地(108.06Mg/hm2)>林地(62.21Mg/hm2)>果园(54.54Mg/hm2)>坡耕地(31.81Mg/hm2)。撂荒地的TN含量及储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分别为0.91g/kg和8.64Mg/hm2,而林地、果园、坡耕地三者之间的TN含量及储量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SOC含量与TN含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4种土地利用方式的C/N在5.35~12.11,其中撂荒地的C/N最高,坡耕地最低。【结论】撂荒地比坡耕地更有利于SOC和TN的蓄积;虽然林地、果园和坡耕地3种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TN的影响不显著,但林地比果园和坡耕地更有利于SOC的积累;撂荒地有机质的矿化分解程度最低,最有利于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

关 键 词: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缙云山
收稿时间:2012-12-13

Effects of land use types on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nitrogen in Jinyun Mountain
LI Jian-lin;JIANG Chang-sheng;HAO Qing-ju;ZHU Tao. Effects of land use types on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nitrogen in Jinyun Mountain[J]. Journal of Northwest A&F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3, 41(11): 137-145
Authors:LI Jian-lin  JIANG Chang-sheng  HAO Qing-ju  ZHU Tao
Affiliation:LI Jian-lin;JIANG Chang-sheng;HAO Qing-ju;ZHU Tao;Key Laboratory of Eco-environments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Region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Southwest University;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Key Laboratory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bstract:
Keywords:land use type  soil organic carbon  soil total nitrogen  Jinyun Mountain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