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滇池控藻围隔中水生植物和浮游藻类对不同形态铁浓度的影响
引用本文:邢伟,李敦海,沈银武,刘永定.滇池控藻围隔中水生植物和浮游藻类对不同形态铁浓度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25(6):1571-1575.
作者姓名:邢伟  李敦海  沈银武  刘永定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2.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2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中国科学院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
摘    要:运用围隔试验来研究围隔生态系统内浮游藻类的组成和数量以及水生植物变化对不同形态铁浓度的影响,再反过来探讨微量元素铁在蓝藻水华暴发过程中对水生植物和浮游藻类生态生理的作用,从而为探索治理蓝藻水华的新途径提供基础证据。从2003年6月至10月,定期采样测定了控藻围隔水体中的亚铁、颗粒态铁(>0.22μm)、小胶体态铁(0.22~0.025μm)、溶解态铁(<0.025μm)的浓度和叶绿素a的浓度,同时对浮游藻类进行了组成鉴定和细胞计数。结果表明,不同形态的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胶体态铁比颗粒态铁活跃,是溶解态铁的一个储备库;亚铁与黄藻门细胞数存在显著正相关(r=0.858P=0.0004,N=20),其他形态的铁都与叶绿素a存在显著正相关(r=0.630,P=0.003,N=20);亚铁是浮游藻类和水生植物可以直接吸收利用的形态。围隔系统内浮游藻类的变化还不足以显著地改变铁的浓度,试验围隔内铁浓度的变化主要是因为水生植物的大量消耗。

关 键 词:颗粒态铁  胶体态铁  溶解态铁  叶绿素a  围隔  水生植物  浮游藻类
文章编号:1672-2043(2006)06-1571-05
收稿时间:2006-02-16
修稿时间:2006年2月16日

Effects of Aquatic Plant and Phytoplankton on Concentrations of Size-fractionated Iron in Algal Controlling Enclosures
XING Wei,LI Dun-hai,SHEN Yin-wu,LIU Yong-ding.Effects of Aquatic Plant and Phytoplankton on Concentrations of Size-fractionated Iron in Algal Controlling Enclosures[J].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 J. Agro-Environ. Sci.),2006,25(6):1571-1575.
Authors:XING Wei  LI Dun-hai  SHEN Yin-wu  LIU Yong-ding
Institution:1. Institute of Hydro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uhan 430072, China; 2.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39, China
Abstract:
Keywords:particulate iron  colloidal iron  soluble iron  chlorophyll a  enclosure  aquatic plant  Algae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