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再生稻高产栽培的理论与技术
引用本文:谢再发.再生稻高产栽培的理论与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4(4):30-31.
作者姓名:谢再发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海市农业局,363100
摘    要:1 再生稻的生育特性。1.1 再生分蘖的发育 头季稻生长期随播种时间推迟而缩短,主要是营养生长日数显著减少(C.V=10.3%),而齐穗至成熟间隔日数基本保持不变(30天)。再生稻只要不遇延迟型冷害,各播期的生长日数大致相同为60~62天,播种至再生稻齐穗间隔171天。再生腋芽于头季稻抽穗前10~15天即完成全部叶原基的分化。成熟前后进入一次枝梗原基分化。器官发育顺序依节位及发育期而异:叶原期按由下而上的节位顺序进行分化;苞及枝梗原基按由上而下的节位顺序进行分化,并顺次抽穗、成熟。头季稻收割后经22~25天齐穗,经60-62天成熟。每降低一个蘖位约延长2天左右,但同一蘖位,不管留桩高度多少,却相对比较稳定。高桩时,上位分蘖多,群体抽穗,成熟期相对提早;低桩时,上位分蘖少,群体抽穗,成熟期相对推迟。

关 键 词:再生稻  高产栽培  生育特性  光合作用  物质生产动态  氮肥
修稿时间:2004年3月2日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