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玉米螟优势捕食性天敌控害效益评价
作者姓名:尹鹏  丁新华  付开赟  吐尔逊·阿合买提  何江  郭文超
作者单位:1.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3;2.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西北荒漠绿洲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 830091;3.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91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撑项目“新疆玉米主产区玉米螟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531103);农业部西北荒漠绿洲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新疆玉米螟主要天敌资源研究及其优势天敌控害效益评价”(KFJJ2017010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北方玉米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SQ2017ZY060067)
摘    要:【目的】研究3种玉米螟优势捕食性天敌对玉米螟卵和1、2、3龄的捕食功能反应,为玉米田有害生物可持续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饥饿处理24 h后的方斑瓢虫成虫、黄褐新园蛛、中华草蛉3龄幼虫分别与不同密度玉米螟卵和1、2、3龄幼虫进行组合,24 h后测定捕食量。【结果】3种优势天敌对各龄期玉米螟幼虫的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II型,即天敌的捕食能力和和猎物的密度为负加速曲线。 中华草蛉3龄幼虫对玉米螟的控制能力最强,其对1龄、2龄、3龄玉米螟幼虫24 h最大捕食量分别为353.32、53.98和17.42头,并对卵块有捕食作用,24 h最大捕食量为251.03粒。【结论】中华草蛉3龄幼虫对玉米螟具有良好的控害潜能,应保护和利用玉米田田间优势捕食性天敌。

关 键 词:捕食性天敌  中华草蛉  玉米螟  捕食功能反应  控害效益  
收稿时间:2018-04-01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新疆农业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新疆农业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