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竞争替代紫茎泽兰的种植模式研究 |
| |
作者姓名: | 朱文达 何燕红 李林 |
| |
作者单位: |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湖北 武汉,430064;2.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430070 |
| |
基金项目: |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27) |
| |
摘 要: | 为明确大豆与紫茎泽兰的种间竞争关系,探索紫茎泽兰替代控制的途径和策略,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土壤翻耕方式、紫茎泽兰的割除方式和大豆的种植密度等栽培方法对大豆和紫茎泽兰的竞争效应的影响,定量分析两者的株高和密度、对光照和水肥的竞争能力以及大豆的产量。结果表明:不翻耕、在紫茎泽兰空隙间点播大豆的处理区,紫茎泽兰为优势种群,大豆的生长和产量受到明显抑制。不翻耕、刈割紫茎泽兰后点播大豆的处理区,大豆为优势种群,对光照的竞争能力强,紫茎泽兰的发生密度和株高被显著抑制,对水肥的吸收显著降低,且随着大豆种植密度的增加,大豆产量显著增加,从2 113.66kg/hm2增加至2 885.62kg/hm2。旋耕处理区,紫茎泽兰的防除效果达到了100%,大豆的产量达到3 828.02~4 007.87kg/hm2。通过合理的栽培措施,大豆的竞争优势很强,可以有效替代紫茎泽兰,且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
|
关 键 词: | 紫茎泽兰 大豆 替代 竞争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油料作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