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不同坡位对红砂生理指标的影响
作者姓名:王洋  单立山  白蕾  苏铭  王珊  种培芳
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 林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 林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 林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 林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 林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甘肃农业大学 林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荒漠环境梯度下红砂—珍珠混生群落间根系相互关系的研究”(3156013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61100;31360205;41461044);甘肃省科技支撑项目(1604FKCA088);甘肃农业大学青年研究生指导教师扶持基金(GAU-QNDS-201605)
摘    要:[目的]探索不同坡位对红砂生理指标的影响,为干旱半干旱区红砂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自然条件下生长的红砂为材料,采用野外试验、室内试验及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坡位对红砂的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1)红砂叶片叶绿素(a,b,c)含量均随着坡位的升高而降低。(2)不同坡位,脯氨酸和可溶性糖随坡位的升高有增大趋势,而可溶性蛋白随坡位的升高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3)随着坡位的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则呈现的是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又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4)随着坡位的升高,硝酸还原酶活性逐渐增加,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则随着坡位的升高逐渐降低。[结论]随着坡位的变化,红砂主要通过调节叶绿素含量,SOD,CAT和POD的变化来适应环境变化。

关 键 词:红砂  坡位  生理指标  叶绿素
收稿时间:2017-04-06
修稿时间:2017-06-07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