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人工林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纬度变化 |
| |
引用本文: | 简尊吉, 倪妍妍, 徐瑾, 曾立雄, 雷蕾, 朱建华, 肖文发. 马尾松人工林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纬度变化[J]. 林业科学研究, 2022, 35(2): 1-8.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2.02.001 |
| |
作者姓名: | 简尊吉 倪妍妍 徐瑾 曾立雄 雷蕾 朱建华 肖文发 |
| |
作者单位: |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1; 2.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 南京 210037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人工林生产力形成的关键生理生态与环境控制机制”(2016YFD0600201); |
| |
摘 要: | 目的 探讨马尾松人工林土壤碳、氮、磷养分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纬度变化,为马尾松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和生产力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通过对亚热带地区东南至西北8个研究点马尾松人工林0~20 cm矿质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的测定,利用回归分析法探索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纬度变化趋势,利用Pearson相关法和冗余分析法分析气候因子(年均气温和年均降水量)、林分特征(年龄、密度和胸径)和土壤性质(pH值与黏粒含量)对其纬度变化的影响,采用方差分解法分析气候、林分和土壤因子对其纬度变化的相对贡献率。 结果(1)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6.02、1.22、0.35 g·kg−1,土壤碳氮比、碳磷比、氮磷比的平均值分别为14.18、47.01、3.59;(2)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随纬度的升高而显著降低(P<0.01),全磷含量无明显的纬度变化;(3)土壤碳氮比随纬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P<0.05),碳磷比和氮磷比却显著下降(P<0.01);(4)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与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胸径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土壤pH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土壤碳磷比和氮磷比与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胸径、土壤黏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林分年龄呈显著负相关(P<0.05);(5)气候因子、林分特征和土壤性质总体上解释了63.8%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变化,相对贡献率表现为气候因子(46.3%)>林分特征(43.3%)>土壤性质(35.5%)。 结论在马尾松人工林中,土壤碳氮比、碳磷比和氮磷比表现出明显的纬度变化,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林分年龄、林分密度、胸径、土壤pH值、土壤黏粒含量是其驱动因素,这些因素的交互效应大于单独效应。
|
关 键 词: | 土壤碳、氮、磷含量 生态化学计量学 纬度梯度 人工林 马尾松 |
收稿时间: | 2020-09-08 |
修稿时间: | 2021-12-07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林业科学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林业科学研究》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