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的分形特征 |
| |
作者姓名: | 李进峰 宫渊波 陈林武 程永珍 张发会 |
| |
作者单位: | 1.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生态林业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四川,雅安,625014 2. 四川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8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四川盆周低山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子课题 |
| |
摘 要: | 以8个植被类型、2个农地和2个退耕地的土壤颗粒组成数据为基础,运用分形模型计算这12个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研究了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1)12个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介于2.8185~2.9249之间。与退耕地和玉米地相比,各林地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小;与1990年的2.8633相比,2006年土壤颗粒分形维数(2.8592)减小;各团聚体分形维数规律不明显。(2)决定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大小的首先是〈o.002mm的含量,其次是0.05~0.25mm和0.0020.02mm的含量;决定团聚体分形维数大小的粒级含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2~5mm,0.5~1mm和1~2mm,其余粒级含量对分形维数影响较小。(3)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团聚体分形维数可作为侵蚀指标,前者与土壤可蚀性因子相关关系显著,后者也可作为渗透蓄水指标。(4)在坡耕地基础上的退耕地比生态退化后的营林地具有更有利于水土保持的土壤分形特征。
|
关 键 词: | 土地利用类型 颗粒分形维数 团聚体分形维数 土壤性状 |
文章编号: | 1009-2242(2007)05-0167-04 |
收稿时间: | 2007-02-02 |
修稿时间: | 2007-02-02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学报》下载全文 |
|